为什么要在大学生中进行国家安全知识教育?
1、国家安全一般是指作为社会政治权利组织的国家及其所建立的社会制度的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2、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根本所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是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任何情况下不得做有损国家安全的事情,并自觉与一切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
3、作为中国21世纪的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党和国家对每个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如何正确认识高校国家安全的形势?
1、境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尤其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要在全球范围内取消社会主义制度,而把中国作为最后一个要攻击的重要目标。西方国家在发展对华关系的同时,继续推行“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他们相互勾结,利用我政治、经济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面临的各种困难,伺机在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
2、高校人才荟萃,知识密集,信息资源丰富,涉外交往频繁,是意识形态领域中极为敏感、极为重要的地方,因此境外敌对势力在反华策略中完成“要以大陆高等院校做工作” ,“要以大陆高级知识分子为重点”,“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他们把高校作为其渗透、颠覆、演变的重要场所和目标。
3、境外敌对势力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念,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我们中青年知识分子极力进行西化、分化和弱化。一方面,他们利用各种文化活动和学术交流,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多方式接触,拉拢高校人员,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培植亲西方势力。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对进行心战宣传,极尽诋毁我国内部政策,妄图在我内部制造纠纷;在对华广播中,采取歪曲事实,挑拨煽动的手法,企图在我国制造思想混乱。近年来,高校受听西方电台的人数有所增加,且确有一些人在思想上发生了变化。
4、隐蔽的间谍情报人员,采取公开掩护秘密,以合法掩护非法等方式,对我高校进行煽动、窃密、策反等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5、高校个别学生丧失国格和人格与境外敌对势力有联系,受其唆使,与反对中国共产党,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动遥相呼应;有的担任非法组织负责人,有的还进行一系列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高校少数出国人员缺乏国家安全意识和保密观念,经不起各种各样的诱惑,自觉不自觉地为敌人帮了忙、服了务。
大学生应怎样维护国家安全?
1、大学生要始终如一地树立国家安全高于一切的观念。
2、善于识别各种伪装。
3、发现外教或外籍人员在不恰当的场所宣扬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散布极端的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潮,宣传西方物质文明及拜金主义等等,都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4、大学生到国外就读或学习、旅游,行前要主动接受有关部门的国家安全教育,了解、掌握国家安全知识,不但要做好物资准备工作,还要做好充分的精神准备,提高国家安全和防范意识。
5、要克服妄自菲薄等不正确的思想。
如何防止失密、泄密?
1、学习保密常识,接受保密知识教育,正确认识保密与窃密的斗争,增强保密意识,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2、提高防范意识,坚持在外交往中坚持内外有别。
3、在与境外人接触时不带秘密文件、资料和记有秘密事项的记录本,对方向我直接索取科技成果、资料、样品或公开询问我内部秘密,要区别情况,灵活予以拒绝。
4、不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带境外人员参观或进入非开放区。
5、在新闻出版工作中,注意保密原则,不得随意刊载有关国防、科研等事关国家机密的事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在国外刊物上发表文章,要按规定办理审查手续。
6、自觉遵守保密的有关规定,做到:不该说的机密,绝对不说;不该问的机密,绝对不问;不该看的机密,绝对不看;不该记录的机密,绝对不记录;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局传达机密事项;不携带机密材料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
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或可能泄露时,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1、拾获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应当及时送交有关机关、单位或保密工作部门。
2、发现有人买卖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应当及时报告保密工作部门或者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处理。
3、发现有人盗窃、抢夺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你有权制止,并应当立即报告保密工作部门或者公安、国家安全机关。
4、发现泄露或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线索,应当及时向有关机关、单位或保密工作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