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首页 | 机构设置 | 法律法规 | 综合治理 | 治安管理 | 消防安全 | 户籍管理 | 规章制度 | 安全常识
:: 网络安全 
 学校主页 
 首页 
 机构设置 
 法律法规 
 综合治理 
 治安管理 
 消防安全 
 户籍管理 
 规章制度 
 安全常识 
 
:: 服务指南
· 车辆通行证办理 2021/05/07
· 查阅监控申请表 2021/05/07
· 户籍办理快速平台入口 2016/06/16
· 毕业生户籍迁移地址登记表(省外) 2016/05/25
· 毕业生户籍迁移地址登记表(省内) 2016/05/25
:: 常用电话
保卫处  处   长 0431-84566116
保卫处  副处长 0431-84566118
综合科  办公室 0431-84566613
治安科  办公室 0431-84566114
防火科  办公室 0431-84566119
消   防  控制室 0431-84566313
户   籍  办公室 0431-84566117
 监控中心 办公室  0431-84566643 
   校园110 0431-84566110
 
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常识 >> 网络安全 >> 正文
 
送给学生丨校园网贷不是蜜糖,是砒霜
2016-12-01 08:08  

2015年,河南郑州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小郑(化名),以 28 名同学之名,在14 家校园金融平台负债近 60 万元,因无力偿还,最终选择跳楼自杀,留下一张身份证,一部白色手机,4张车票,38.5元现金,小郑的自杀,让名目繁多的“校园网贷”平台暴露在公众视野。

小郑的自杀,使得校园网贷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校园网贷也像只无形的“黑手”,给诸多莘莘学子带来伤害,甚至酿成悲剧,校园网贷瞄准的是有强烈消费需求的在校学生,一些黑心企业虚构设审查制度、纵容违规手段、疯狂抢滩校园、从而赚取利润、却让无辜学子负债累累。校园网贷不是蜜糖,是砒霜。

校园网贷蔓延的原因

1、银行信用卡的“退位”,给大学生分期贷款业务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 95 后一代进入大学校园,他们的消费欲望和理念早已不同,提前消费变成了极其正常的事情,强烈的需求和空缺的市场形成了“洼地”。2015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发布《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查报告》显示,8.77%的大学生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小额信用贷款占比 5.33%、网络贷款占比3.44%。另据速途研究院《2015大学生分期消费调查报告》调查结果,61%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分期付款消费。铺天盖地网贷广告背后,是各机构对于校园金融市场潜力的大力开发。

2、校园网贷平台多,速度快

据统计,目前针对大学生贷款的平台有上百家,大致分为趣分期、任分期等分期消费贷款,投投贷、名校贷、爱学贷等单纯的现金贷款,以及阿里、京东、苏宁等传统电商推出的校园分期和校园白条。贷款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在输入贷款金额后,仅需简单填写个人信息与教育信息。或者按照提示进行简单填写,如家庭地址和身份证号,每月零用钱数额填个大概即可。

3、校园网贷门槛低,贷款用途不明确

在贷款门槛被无限放低的同时,网贷平台对贷款用途的监控也存在缺失。有学生甚至将贷来的钱用于赌博。某校园网贷平台设有贷款用途选项。选项中包含:消费购物、应急周转、培训助学、旅行、微创业、就业准备等多项选择。学生借款,大致有三种用途,一是缴纳学费和基本生活费,二是用作创业资金,三是消费甚至是不合理消费、不良用途。目前,校园借贷平台借出款的流向,大多属第三类。例如从一些校园分期平台的实际业务看,不乏i Phone6S、名包、香水等各类高端消费品。因此,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迫在眉睫。

校园网贷监管的方法

1、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

校园借贷引发的问题值得整个社会的反思。不仅校园网贷平台乱象需要整治,大学生冲动消费、超前消费的现象也值得警惕。那么大学生到底需不需要贷款?应该说,校园信贷的火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生信贷的空白,在满足了部分学生的消费信贷需求同时,也极大地释放了校园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学生消费应进行引导。

2、提高学生防范能力

告诫学生提高防范能力,目前早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会让学生提供大量的个人信息,这样可能会造成学生的隐私泄露。让一些不法的网贷公司乘虚而入,因此,提升学生的防范能力,注意保护个人隐私迫在眉睫,引导他们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向各种网贷提供个人信息,特别要警惕校园角落张贴的网贷广告或者朋友同学推销校园网贷。每个班级都安排助理与班委密切观察是否有同学存在过度消费的行为,若发现已经参与网络借贷的同学要及时做好帮扶引导工作。

3、国家出台新政策解决学生消费贷款

商业银行的消费贷款业务主要集中在具有偿还能力的人群,而大学生群体由于没有固定收入、居所不够稳定,对银行而言,信用风险较大,管理成本较高。对于大学生消费贷款,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银行也始终保持审慎态度。需要看到的是,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的政策背景下,近年来大学生包括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数量逐年增加,随之融资的需求也开始出现。我国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各项优惠税率及税收优惠,但是创业贷款的申请却面临着贷款审批程序复杂、周期长、挟持政策、无法落实等诸多问题。值得欣慰的是,目前这一情况正在逐步改善。部分银行已开始作出尝试,推出诸如“大学生e路通”等信贷产品,对大学生创业融资需求进行支持。

于学生而言,贷款不可“任性”,消费切忌“忘我”,不少学生追求高大上,虚荣心作祟,加之网贷方便快捷,最终导致校园网贷盛行。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给校园网贷这匹野马套上法律的缰绳,还校园以宁静,予学子以健康成长。 


关闭窗口


吉林建筑大学保卫处

地址:长春市新城大街5088号 邮编:130118